換熱站噪聲治理
產品簡介:
換熱站噪聲治理
集中供熱,居民小區配置換熱站,一到供暖期間,換熱站在運轉時,由于循環泵、補水泵的24小時運行,產生很大的噪聲。換熱站在居民小區內,又恰恰普遍臨近居民樓,換熱站還沒有完全實現無人值守,這樣產生的噪聲給小區居民和換熱站運轉工帶來很大的不便。本文簡要的分析了噪聲的產生的原因和處理方法。
換熱站噪聲的產生
換熱站主要噪聲源有:
一、機組運轉中產生流體動力性噪聲。水流在葉輪作用下流動,碰撞泵壁,造成了空氣噪聲,當管網中的水經過流體斷面時,使管網中的水迅速的碰撞擊打管壁并與管壁發生磨擦,這種摩擦很強烈,形成的噪聲向空氣中擴散并呈高頻聲調,該類噪聲衰減較快。
二、水泵與電動機的機組產生的機械噪聲以及水泵運行時所產生的振動都是產生噪聲的原因。機械噪聲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設備的運動部件相對固定部件周期性往復運動,作用所激發的噪聲,同時各部件產生強烈的共振,產生強烈噪聲。水泵噪聲的產生是由于水流流動和水泵葉輪葉片的不均勻性導致。水泵屬于旋轉運動機器,由于葉輪等旋轉部件的質量分布不均勻,其質心與轉動中心存在著偏心距,從而產生擾力,會激勵水泵振動,泵體的振動以彈性波的形式通過水泵基礎、連接管道及其支、吊架傳遞至建筑結構,并經建筑結構傳遞出去。水泵工作時,連續出現動力壓強脈沖,從而激發泵體和管路系統的閥、管道等部件振動,由此而產生噪聲。這種結構間的噪聲屬于固體聲,頻率較低,聲波在以鋼筋混凝土的鋼性建筑結構中隨傳播距離的衰減很小。
三、混響噪聲:一是物體和墻壁反射,二是減振方式的激發,會增加噪聲能量的密度,聲波入射到房間內表面,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的多少取決于室內表面積的吸聲系數。當水泵與管道之間產生共振的情況下,該種“混響噪聲”影響更大。
噪聲治理措施
電機噪聲進行有效屏蔽
考慮到泵體產生的噪音,可以在我們換熱站內水泵電機安裝可移動式隔聲罩,對電機噪聲進行有效屏蔽。
管道支撐降噪的處理
換熱站水平管道支架改造為彈性支架,豎直方向的管道改造為減震支架,并且將管道在過樓板或穿墻處,將管道與建筑物隔離,可用易壓縮的不易燃燒的材料填充,使管道與建筑與不直接接觸,這樣就能有效的避免將泵體震動而產生的噪聲傳遞到換熱站的建筑物墻體上,有效的抑制的噪聲的傳播。
彎頭或水平管道落地減振支架,由于水泵的進口處一般都采用立管,立管的質量較大,所以要求設有落地減震支架。圖1所示采用在落地支架與鋼管之間加一層橡膠減振墊,采用弧形鋼板做托架。為了達到理想的減振效果,不采用普通橡膠板下料制作,而應選用成品的SD型橡膠墊。這種減振托架具有安裝靈活、設置方便的優點,特別適用于水泵的進出口接管處。
墻體及門窗的降噪處理
一、在換熱站的墻體安裝隔音板、吸音棉,這樣能有效的抑制聲音的向外傳播,或將墻體裝修成凹凸不平的墻面,這樣可以減弱聲音反射能量。傳到這些表面的聲音被四面八方反射或被多次反射吸收掉了,避免了聲音會集中反射到某一地方或出現較多噪聲的現象。
二、從窗戶上看,泵房內噪音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由于單層窗的隔聲效果差,噪聲主要是通過窗戶傳播出去,致使泵房內的噪聲外傳,影響到泵站周圍的環境,應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理,主要措施為采用雙層窗隔聲。目前供暖車間的窗戶還有部分的窗戶不是雙層玻璃,為了減少泵房噪聲因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對窗戶進行密封降噪處理或改造成雙層玻璃。
三、為了防止換熱站在供熱旺季溫度過高,打開窗戶又會將噪聲傳播到附近的居民生活區的矛盾情況,在墻上合適的位置開兩個排氣扇孔,裝上可內吸外排的排氣扇,解決這一技術難題。但是在排氣扇上也同時注意防噪聲做好消聲器。